-
我们必须说清楚皖南事变前后两个尖锐历史问题
皖南事变前后有两个非常尖锐的历史问题。 [全文]
-
胡澄:一堂别开生面的艺术党课 一曲妇女解放的时代壮歌
10月31号下午,在东城区党群服务中心向阳剧场内,人声如潮,心浪如潮,一堂别开生面的艺术党课正在这里举行。 [全文]
-
刘振起: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意义
抗美援朝战争,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天花板。对于它的伟大意义,还将随着人类对和平的追求而不断深化。 [全文]
-
郭松民|《志愿军3》的阵亡与《英雄儿女》中的牺牲
我们已经失去了什么?还将继续失去什么? [全文]
-
李蔚超|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》与新中国文化外交
本文以中国现代文学馆藏丁玲自存的多语种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》译本为切入点,深入分析了这部小说在1948至1957年间作为新中国文化外交的独特案例。 [全文]
- 11-14 时代的经典,一首《珊瑚颂》熟悉的旋律,优美的歌声,永恒的记忆
- 11-13 评念人《外滩情》现实意义
- 11-13 王贵新:岁月收藏【音诗★大树赋】
- 11-13 郭松民|《志愿军3》的阵亡与《英雄儿女》中的牺牲
- 11-13 李蔚超|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》与新中国文化外交
- 11-12 王贵新:缅怀先烈【组歌★开国将帅赞】
- 11-10 王贵新:致敬经典【狼牙山颂】
- 11-10 诗歌:汤山记忆
- 11-10 叶落有声孕春色…
- 11-10 诗歌:江边巨碑
- 11-10 诗歌:回工厂
-
百年难遇“早立冬”来了!有啥讲究?早看早准备!
今日,我们迎来立冬节气,冬季自此开始。 [全文]
-
端午节里的红色记忆
两千多年来,屈原伟大的爱国精神激励了无数的中国人。 [全文]
- 11-07 百年难遇“早立冬”来了!有啥讲究?早看早准备!
- 10-15 左邱宇:戍边文化与新时代传承
- 10-06 国人对“弱肉强食”文化的矛盾心理
- 10-06 伏牛石:孔子的“愤与启”“悱与发”
- 05-31 端午节里的红色记忆
- 05-04 段修斌:中华文明需要重装本土理论“操作系统”(讨论稿)
- 04-04 段修斌:试用中华道统梳理中西方文明根脉
- 04-01 郝贵生:谈谈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
- 03-14 侯立虹:重温《捕蛇者说》的震撼——蛇年探寻蛇文化之七
- 03-14 侯立虹:感悟蛇生肖的神秘——蛇年探寻蛇文化之二
- 03-09 文化工作中的阶级斗争(文化统一战线)
-
毛主席巧用“杨柳”缅怀两位革命烈士,最初公开发表时并未注解杨开慧是毛主席夫人的身份
杨柳作为一个情思缠绵的常见意象,在古典诗词中俯拾即是。 [全文]
-
血债昭彰:蒋介石集团各时期屠杀人民罪行实录
历史的尘埃无法掩盖血腥的真相,时间的流逝更不能磨灭罪恶的印记。 [全文]
- 11-14 毛主席巧用“杨柳”缅怀两位革命烈士,最初公开发表时并未注解杨开慧是毛主席夫人的身份
- 11-14 吴石狱友刘建修的工运记忆
- 11-14 王立华:平型关大捷,林彪却怅然说了八个字
- 11-14 何新杂记:戊戌变法鲜为人知的秘史——康有为欲变中国为日英美殖民地
- 11-14 铁证:“亩产万斤粮”到底是谁在鼓吹?
- 11-13 【历史上的今天】海瑞和陈布雷的死去(11月13日)
- 11-13 血债昭彰:蒋介石集团各时期屠杀人民罪行实录
- 11-13 王立华:打完平型关,为何林彪信服了毛泽东?
- 11-13 评“三项指示为纲”
- 11-13 影响1975年整顿的首要政治因素——论邓小平与毛泽东的三项指示
- 11-13 葛元仁:纪念毛主席“广阔天地,大有作为”批示发表70周年
-
当代年轻人如何面对强权?——《湘江评论》创刊宣言解读
人人想要好的生活,但人人无往而不被强权压迫,生活就好不起来。 [全文]
-
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》:土地改革题材经典文学札记之一
小说的主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:砸碎枷锁换天地。 [全文]
- 11-12 《伤寒杂病论》序言读后感
- 10-28 当代年轻人如何面对强权?——《湘江评论》创刊宣言解读
- 10-27 析念人《铁窗下的婚礼》现实意义
- 10-26 《邓选》学习 101 不为剥削,有共同理想,公有制为基础
- 10-22 永葆红心 坚持斗争——评郭振春同志《丹心集 卷一》
- 10-19 冉阿让的苦难源自何处?——读法国名著《悲惨世界》有感
- 10-19 评念人《愤怒的玉兰》历史意义
- 10-19 光明磊落展志向——读郭振春老师《丹心集》
- 10-10 罗兴佐 | 空间、治理与秩序——读吕德文的新著《鲁磨路——城管、小贩与街头秩序》
- 10-02 “改革”正在回家的路上——《我的改革我的家》后记
- 09-18 小林多喜二《蟹工船》读后感
-
逼走年轻人的“县城婆罗门”,直指一个拖不起的基层难题
近日,县城婆罗门垄断地方社会的发展资源,以至于青年人出逃的讨论引发热议。 [全文]
-
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——纪念毛主席《中国农村社会主义的高潮》按语发表70周年
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高纲领,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、人民大众参与的,打倒帝国主义、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,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无产阶级政权; [全文]
- 11-06 逼走年轻人的“县城婆罗门”,直指一个拖不起的基层难题
- 10-26 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——纪念毛主席《中国农村社会主义的高潮》按语发表70周年
- 10-17 班味:当前职场青年的社会气质及其现实审思
- 09-10 那些年,青年知识分子延安“朝圣”热
- 09-01 一位青年理想主义者的思考
- 07-12 青春向乡而行,励志助学担当
- 07-07 大学生“三下乡”实践队深入衡南普贤茶油基地调研学习(图)
- 05-04 付欣宇| 五四感怀:最年轻的青年——毛泽东同志
- 05-04 五四青年节 | 从鹤峰茶园到法国里昂,青年们共忆激情岁月
- 04-28 无产社致青年朋友们的一封信
- 04-04 青年人不玩“过家家”,要会“打擂台”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