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文章中心 > csgo雷竞技  > 52raybet

余云辉:未来对日作战的策略比较与选择

2025-11-23 11:55:19  来源: 昆仑策网   作者:余云辉
点击:    评论: (查看) 字体: / /

  战争是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博弈的必然结果,是政治的继续。无论希特勒还是高市早苗都是这种必然性驱动下的政治体现。我们不能只看到浪花朵朵而看不到暗流涌动。如果没有看到中日战争的必然性,而仅仅关注于美日的政党更迭和政治人物的言论,那将可能因轻敌而导致颠覆性的战略失误。

  中日必有一战。对美而言,中日战争有利于维护美国霸权,符合美国的核心利益;同时,有利于提高日本在中美对决过程中的地位,符合日本的核心利益。因此,在中美之间反霸权与维护霸权的历史性对决过程中,中日矛盾属于表象,中美矛盾才是本质。

  日本政府首脑公开宣布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,这不是普通的外交表态,而是战争宣言。美国作为日本的军事占领国,美国政府对此不作任何评论。这意味着美日之间已经在背后达成某种协议或默契:美国要启用日本这只猎犬来破坏中国的现代化进程,破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,阻止美国全球霸权体系的坍塌。

  美国不仅需要一场中日之间的代理人战争,而且需要一场旷日持久的中日消耗战。美国只愿意最后择机下场,以避免过多消耗国力。美国一定会牺牲日本来维护其自身的核心利益。日本只是美国的棋子。推动中日战争是美国阻止中国崛起、维护美国霸权的唯一机会,也是最后的机会。

  在中美两个大国历史性对决的背景下,新的中日之战不可避免。台湾只是美国发动代理人战争的借口之一,除了台湾,还有钓鱼岛,还有黄岩岛,还有洗衣粉等等。

  目前围绕台海问题,可以形成以下判断:

  第一,美国需要一场战争,需要一场针对中国的大规模的持久战争,但不想加入一场核大国之间的直接战争。

  第二,作为美国第一岛链的前沿阵地,日本希望通过对华战争来获得美国的政治与军事松绑,进而提高自身的国家地位。这意味着,不仅美国需要一场对华战争,而且日本也需要一场对华战争。

  第三,未来中日战争属于美国在亚洲发动的一场代理人战争。日本只是美国的鹰犬,脖子上套着美国的军事绳索,美国人不可能让日本拥有核武器以及远程投射能力。美国人很清楚,日本人吃下的原子弹一心想着吐还到美国本土。日本人对中美两国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:日本人顺从美国却恨美国,日本人不恨中国但看不起中国。对此,美国人也是心中有数的。只要日本仍属于美国的军事占领国,日本就不可能拥有核武器。这意味着,如果中国对日本使用核武器,美国也不会对中国使用核武器。美国不会为了一只狗去承受核大国之间的核毁灭。中国对日本使用核武器没有后顾之忧。这一点必须告诉日本人。

  在即将爆发的中日战争中,中国有上、中、下三大策略可供选择。不同的策略将诞生不同的战争模式,形成不同的战争后果:

  第一,核威慑策略。通过调整中国核武器的使用政策,迫使日本主动放弃对华发动侵略战争的计划,中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。此乃对日作战之上策。比如,在对无核国家不使用核武器条款下补充一个例外条款:“对历史上侵略过中国、并企图再次侵略中国的国家,可以使用核武器”。这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为日本军国主义量身定制的条款,且对其他国家不造成影响。

  在中日必战的前夜,中国必须重新辩证地认识核武器,必须与时俱进地调整核武器的使用政策。核武器的第一功能是核威慑,第二功能才是核毁灭。核毁灭是手段,核威慑是目的;进而言之,核威慑是手段,核威慑之下的和平才是目的。只有核毁灭才能形成核威慑;只有核威慑才能带来和平。只有把中国的核锁链牢牢套在日本军国主义鹰犬的脖子上,才有可能避免中日之间新的战争,才能为两国人民带来和平。这是体现在核武器上的辩证法。马列主义者需要时刻用好辩证法。因此,只有尽快调整核武器使用政策,并公开告知全世界,才能形成对日本的核威慑,才能让日本不敢轻举妄动。

  在现行的核武器政策下,中国不能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。面对日本的战争叫嚣,中国没有任何核威慑能力。目前的被动局面类似于八国联军侵华期间,清朝军队把世界上最先进的马克沁机枪封存在武器库里不用,只能用人海战术和长矛大刀对付侵略者的洋枪洋炮。今天,画地为牢、自废武功的历史悲剧不可重演。

  中国对日本使用核武器,美国绝不敢对中国实施核打击,不敢引发中美核大战。这是由代理人战争的性质所决定的。看清战争形势、认清战争性质,这很重要。

  第二,核摧毁策略。通过调整核武器的使用政策,可以形成核摧毁策略。

  在具体的操作层面,中国对台作战可以先实施试探性进攻策略,比如,先不攻打台湾本岛,而是先占领澎湖列岛,看看日本的军事反应。一旦日本敢于出兵干涉,构成再次侵略中国的事实,触及中国使用核武器的红线,中国则以雷霆之势,立即使用核武器和其它高单量武器,迅速摧毁日本国内一切具有战略价值的目标,使得日本立刻丧失战争能力和战争意志,避免中日之间新的持久战。使用核武器可以速战速决地结束战争,对中国有利。美国在二战后期对日本使用核武器的宏观效果已经验证了这一点。与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核威慑相比,速战速决的核摧毁策略属于不得已而为之的中策。

 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澎湖列岛的过程中,如果美日不敢出兵干涉,那么,台湾在地理距离上已经唾手可得。这将大大提高台湾本岛和平解放的可能性。兵临城下,有利于两岸和平谈判。如果在解放澎湖列岛过程中,美日胆敢出兵干涉,那么,中国可以迅速摧毁日本,彻底清除解放台湾的关键障碍。此时,台湾本岛已成人民解放军的囊中之物,和平解放已水到渠成。

  通过调整核武器政策,中国可以化解战略被动为战略主动,而美国将陷入战略被动。日本一旦参战并遭受中国核打击,美国将骑虎难下:如果美国履行对日本的核保护义务而对中国发动核战争,并引爆中美核大战,那么,美国代理人战争计划就彻底破产;如果美国不履行对日本的核保护义务,美国的核保护承诺将破产,大国盟主地位不保。因此,在中国调整核武器政策并构成对日本核威慑的情况下,美国面对解放军的攻台态势,只有两条路可以走:第一,美国用常规武器,以一己之力在中国近海与解放军打一场毫无胜算把握的常规战争;第二,美国眼看着中国大陆武力收复台湾,同时,收紧套在日本脖子上的狗绳,不许日本轻举妄动,以确保日本战略设施(包括美军基地)不被中国核武器轰平。

  第三,立体式的持久战策略。中日之间的持久战是指,随着中日矛盾的持续升级,双方从外交战逐步升级到贸易战、金融战和军事战的持久过程。在美国及其盟国的支持下,中日之间的产业脱钩和导弹对轰可能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,类似于无法叫停的俄乌冲突,最终,日本可能变成一片焦土,中国也被拖垮。

  其实,目前中日两国已经进入了持久战的早期模式:日本挑衅,中国抗议;中国停止进口日本海鲜等产品,日本断供光刻胶等产品;日系企业开始撤资,中国股票开始下跌,等等。一旦中国大陆对台湾动武,这场持久战将升级为中日两国的导弹对轰模式。

  中日持久战的过程是中国经济被美国持久放血的过程。通过这场全面立体的持久战,美国可以把日本的对华遏制战略价值发挥到极致,同时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:拖垮中国,打垮日本。一个充满动荡与冲突的亚洲符合美国维护全球霸权地位的战略利益,美元纸币和美元资产将更受欢迎。可见,立体式的持久战策略,对于美国而言属于上策,相应地,对于中国而言实属下策。为此,中国必须打破常规,在核武器政策上不再画地为牢、自废武功;在解放台湾的斗争中不能掉进美国预设的战争模式。

  因此,中国应该首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核威慑之上策;其次是采用速战速决的核摧毁之中策;尽量避免立体式的持久战之下策。为此,在积极备战解放台湾的同时,应尽快调整中国的核武器使用政策。即,尽快向全世界宣布:为了维护二战成果,避免日本军国主义对亚洲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二次伤害,中国政府郑重宣布,只要日本胆敢再次发动侵略战争,中国将立刻按下核按钮,对日本全境实施核打击。

  中国必须把核锁链牢牢套在日本的脖子上,使得美国这只狗至多只能叫,但不敢咬人。在此前提下,中国可以主动放开中日两国的贸易往来和人员往来,破解美国孤立中国的图谋,同时,逐步补齐中国高科技领域的短板,减少对日本高科技产品(如光刻胶、高端机床、电子感应器件等)的依赖。

  台湾是美国“围点打援”、遏制中国的“点”;同时,台湾也是中国“围点打援”、清除美国亚太势力的“点”。大陆与台湾之间的矛盾已经不是简单的国内矛盾,而是美国霸权与中国反霸权之间的民族矛盾。解放台湾,本质上是解决民族矛盾。既然是解决民族矛盾,那么,凭借中国当下的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,解决民族矛盾的战场就不应该预设在中国的领土之上,不应该预设在台湾本岛,而应该预设在中国领土之外,预设在日本或者美国。9•3大阅兵之后的中国早已不同于9•18事变之前的中国。过去,中日战争的战场在中国;今天,中日战争的战场必须在日本或美国。

  只有通过核威慑或核摧毁,扫除美日障碍,才能顺利收复台湾,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。

  (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、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、郑州大学当代资本主义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;来源:昆仑策网,作者授权首发;图片来自网络,侵删)

「 支持红色网站!」

ray雷电竞官网 SZHGH.COM

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!
您的打赏将用于ray雷电竞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。
帮助我们办好网站,宣传红色文化。
传播正能量,促进公平正义!

相关文章
Baidu
iphone下载雷竞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