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9月,我们在朝鲜旅游期间,在平壤看到当地市民的交通方式主要是步行、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。出了平壤,在旅游公路上,车窗外禁止拍照,我们看到农民大多步行或者赶着黄牛车。



▲平壤街头
朝鲜普通人在法律层面被允许购买汽车,但实际操作中面临多重限制。
一是政策限制。朝鲜汽车资源高度集中,99%的车辆属于公家所有。私家车主要由国家奖励给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员,如国际赛事获奖运动员、顶尖科学家、杰出艺术家等,普通民众几乎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购买。重点企业员工可以购买汽车,但需经单位批准,且车辆需挂靠单位名下,否则视为国有资产。外贸等涉外行业的高收入者可以通过外汇购车,但需通过政府审核。

▲平壤街头
二是经济门槛过高。尽管2016年后朝鲜放宽了私人购车限制,但普通人也买不起。朝鲜普通市民的月收入约为300-600元人民币,而一辆普通汽车售价高达6-8万元人民币,需攒钱十几年甚至更久。即使攒够钱,还需支付高昂的牌照办理费用。使用成本也很高,朝鲜石油依赖进口,油价高昂,日常维护费用远超普通家庭承受能力。
朝鲜民众主要依赖自行车、公交车等交通工具,私家车被视为“顶端人士的象征”。近年来,中国制造的汽车(如长城、比亚迪)逐渐进入市场,但价格仍远超普通家庭承受能力。

▲平壤街头比亚迪
朝鲜街头常常见到黑牌车。黑底白字的车牌是朝鲜军车的专属标识。朝鲜军队不仅承担国防任务,还广泛参与国家建设和社会服务,如住宅建设、农田开垦、矿产开采、渔业生产、度假村开发等等,拥有大量产业资源,导致军车数量庞大且用途广泛。军队通过参与经济活动促进国家发展,并形成“军队自给自足”的良性循环。
朝鲜法律虽未禁止普通人购车,但受限于经济水平、政策门槛和资源分配,绝大多数人仍无法实现这一目标。

ray雷电竞官网 SZHGH.COM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