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常说,如果中国继续沿着毛泽东的路线走下去,今天恐怕会变成“第二个北朝鲜”。这种说法既浅薄,又缺乏历史知识。毛泽东要建设的社会主义,从来不是家族化、封闭化的权力结构,而是一条以人民为主体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道路。中国若真正延续教员的路线,呈现的应是“南街村式的共同体”,而非“北朝鲜式的权力国”。
一、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
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群众路线。在他看来,政治权力并不属于少数精英,而应回到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手中。他在延安整风时明确指出:“我们的方针是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。”这不仅是一句口号,而是一种世界观——相信人民、依靠人民、服务人民。
毛泽东式政治是自下而上的群众体制,人民是国家的主人。毛泽东反复强调:“离开群众,党就会变成一个空壳子。”他所追求的,不是个人统治,而是人民觉醒。这才是“大众民主”的真正含义。
二、大众民主:人民的力量,而非权力的装饰
西方的民主多以选举为形式,而毛泽东的民主在于参与与监督的实质。他提出“民主集中制”“群众监督”“批评与自我批评”等制度,目的都是让人民成为政治运行的参与者,而非旁观者。
如果说西方民主是个体意志的叠加,那么毛式民主是集体智慧的升华。它既重视广泛参与,也强调集体责任——这正是防止权力异化、资本垄断的关键所在。
而在北朝鲜模式中,“民主”退化为仪式化表演,人民成了政治的背景板。毛泽东所反对的,正是这种形式主义的“假民主”。他要的,是让人民“真当家”,让监督成为常态,让批评有制度保障。
三、大众经济: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
毛泽东的经济思想与政治思想一脉相承,核心都是人民性。他反对资本逻辑支配社会,也反对官僚体制替代人民。他设想的社会主义经济,是“劳动人民共同参与、共同享有”的大众经济。他在1956年提出“又多又快又好又省”的建设方针,在1960年代倡导“群众办企业”“自力更生”,都旨在调动群众创造力,实现劳动者的自我解放。这一思想在现实中最接近的体现,正是南街村模式。
南街村在市场经济中保持集体所有制,企业收益集体分配,教育、医疗、住房由集体保障。村民无贫富差距,但人人有尊严、有保障、有信仰。它既继承了社会主义的公平精神,又吸收了市场机制的效率要素。南街村不是“复古”,而是毛泽东路线在现代条件下的现实注脚。
四、南街村的精神与毛泽东的理想
毛泽东强调“集体优先、人民至上”,不仅是理论,更是他一生的实践。有人说,如果毛岸英活着,毛主席大概会让他接班——这其实是缺乏历史知识的想当然。毛岸英虽然牺牲了,但毛泽东的亲侄子毛远新还在。然而,毛泽东从未有安排他接班的打算。在中国历史上,“传位给亲侄”几乎是家天下的惯例,而毛泽东显然没有这样的想法。
他没有为家族谋权,也没有为亲属留后路。国家在他心中,从不是毛家的天下,而是人民的天下。正如他所说:“我一生只有一个目的,就是让中国人民站起来。”这不是修辞,而是信念。
毛泽东的革命,不是为了权力的延续,而是为了人民的觉醒。人民高于血缘,天下重于家族。这种彻底的无私,正是“大众民主与大众经济”的精神根基。
五、被误读的毛泽东
今天,人们常把毛泽东的思想与“极权主义”划等号,这是误读。毛泽东反对个人崇拜,却被后人符号化;他强调群众监督,却被简化为群众运动;他主张民主集中,却被误解为领袖集权。
事实上,毛泽东思想的核心不是“权力个人化”,而是“政治大众化”;不是“国家替代社会”,而是“人民组织社会”。北朝鲜的道路是封闭的“家长式社会主义”,而毛泽东的道路,是开放的“人民式社会主义”。
六、结语:真正的革命路线
“北朝鲜”象征着僵化、封闭与权力的固化;“南街村”象征着集体富裕、精神觉醒与人民主体性。毛泽东的革命路线,从来不是锁国之路,而是觉醒之路。
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,我们仍应从毛泽东的思想中汲取力量:
让市场为人民服务,而不是让人民为市场牺牲;
让民主成为人民参与治理的常态,而不是精英的特权。这,才是毛泽东革命路线的真正方向——不是北朝鲜,而是南街村;不是封闭权力的自我循环,而是人民社会的自我创造。
【文/青荷,作者原创投稿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。】

ray雷电竞官网 SZHGH.COM
